8月23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北京法院审判团队建设”系列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该院专业化审判团队建设情况。会上,一中院3个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审判团队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会专家和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
北京市一中院院长吴在存介绍,作为全市建院历史最长的中级法院之一,北京一中院集中管辖全市由中级法院审理的清算与破产案件、70%以上涉部委一审行政案件、80%左右涉军案件、80%以上减刑假释案件,各类诉讼案件呈现出“规格高、难度大、类型新”的特点。司法改革以来,一中院共选任员额法官168人,组建审判团队54个,实现了司法资源优化配置。
吴在存指出,一中院积极打造具有该院特色的新型专业化审判团队体系,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坚持“五个注重”,加强专业化审判团队机制建设;遵循“五化原则”,健全专业化审判团队五项机制;发挥“五项优势”,不断提升专业化审判团队机制效能。
据了解,2017年,一中院审判执行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结案率高达98.72%。其中,案件平均审理时间为47天/件,同比2016年缩短了48天。今年上半年,一中院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3.01%,位列全市同级法院首位,执行回款22.78亿元,财产执行到位金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发布会上,北京一中院3个专业化特色审判团队负责人介绍了各自审判团队建设工作的具体举措和经验成效。“办专案”的刑事大要案审判团队自组建以来,审理了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受贿案、e租宝非法集资案等众多大案要案;“树专家”的金融行政审判团队是全国第一个专门审理金融行政类案件的审判团队,团队成员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有专长”的破产专业化审判团队审理的北京法院首例执转破案件,可吸收和消解110件执行案件,最高法院在全国“执转破”工作会上对该案予以充分肯定。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安凤德表示,一中院审判团队建设工作,体现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以审判为核心、以法官为中心的导向,在全市法院中具有代表性,对于优化审判资源配置、提升审判质效、更好实现司法权责统一意义重大。
同时,安凤德要求全市三级法院进一步优化有关的机制制度,提升审判团队建设水平,在进一步明晰权责、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充分形成团队合力、发挥审判团队统一法律适用作用、提高团队负责人、法官的管理能力、探索不同类型的团队组建模式、积极推动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相一致、相协调等方面下功夫。